全球4大定位系统简介

1、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PS:
GPS原是美国国防部为了军事定时、定位与导航的目的所发展,后由于此技术的迅速发展,使得民间应用日益广泛。  它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提供准确的定位、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。
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,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。
2、俄罗斯格洛纳斯定位系统 GLONASS:
该系统最早开发于苏联时期,后由俄罗斯继续该计划。俄罗斯 1993年开始独自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。该系统于2007年开始运营,当时只开放俄罗斯境内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。到2009年,其服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。
该系统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、海上及空中目标的坐标及运动速度信息等。
3、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 Galileo:
为了建立欧洲自己控制的民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,欧洲人决定实施“伽利略”计划。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民用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。
“伽利略”系统可以发送实时的高精度定位信息,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;同时“伽利略”系统能够保证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提供服务,如果失败也能在几秒钟内通知客户。
2003年9月18日,欧盟和中国草签了中国参与“伽利略”计划的协议,中国也是正式加入“伽利略计划”的第一个非欧盟国家。
4、中国北斗定位系统 BeiDou:
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(CNSS),是除美国的GPS、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。
北斗三号系统(第三代北斗系统):由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,包括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(覆盖全球),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(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)和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(覆盖中国)。北斗三号于2018年提前开放了北斗系统的全球定位功能。北斗三号系统于2020年7月31日开通。